茶文化中国特产网

中国特产网
汇集全国旅游信息,旅游景点大全,旅游百科知识

皮山山药

皮山山药的基本介绍皮山县土壤共分为十三个土类,三十九个土种,优势土类为灌淤土,耕作主要土种是淡黄沙壤土,面积有48.6万亩。土壤质地轻,沙性重,粘粒少,通透性能好,养分易释放,加之昼夜温差大,造就了皮山山药块茎肥大,,内质细腻粘滑的特征。皮...

皮山山药的基本介绍

皮山县土壤共分为十三个土类,三十九个土种,优势土类为灌淤土,耕作主要土种是淡黄沙壤土,面积有48.6万亩。土壤质地轻,沙性重,粘粒少,通透性能好,养分易释放,加之昼夜温差大,造就了皮山山药块茎肥大,,内质细腻粘滑的特征。皮山山药外观表皮浅黄、根毛稀短、条形圆直、长度一般80|120厘米,中段直径一般3.5|7厘米,质地硬实、肉质雪白色细腻,致密,具黏液,丝度长,口味面、甜、香、润 。

皮山县农牧业生产历史悠久,在汉唐年代就已成为富庶的农业区。境内农业始于汉代以前。至汉代,中原区域农具和耕作技术的传入,加快了生产力的进步,隋唐时期葡萄瓜果、棉花种植、植桑养蚕已较常见。近代以来的70年初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,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、不安定的社会环境、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、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进步,但一直有农民尤其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,大都自产自销,种植面积大约50亩。
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,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,达到150亩左右。近几年来,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与众不同的种植技术,让山药在模具里成长发育成熟,横向种植成长,外面粗大整齐,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、优质。皮山山药的品质又进一步提高。皮山山药已是新疆和田皮山县的一个地区优势特点产业,年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,计划到2015年达到6000亩,年产值7000多万元,已成为全县农民的要紧收入来源之一。

营养成分

皮山山药含有蛋白质、淀粉、粗纤维、总皂苷、人体需要的18种氨基酸及钙、钾、镁、硒、钠等多种微量元素,营养成分非常高。其中蛋白质含量达1—2(克/100克),灰分0.8%—1.2%,脂肪0.005%—0.012%,粗纤维0.35—0.6%,碳水化合物11%—13%,淀粉6—9(克/100克),总皂苷0.35—0.45(克/100克),钙145—160(毫克/千克),铁为0.4—1.3(毫克/千克),钾3800—4000(毫克/千克),磷380—410(毫克/千克),锌1.8—2.3(毫克/千克),铜0.2—1.1(毫克/千克),镁380—420(毫克/千克),锰0.3—1.1(毫克/千克),硒0.015—0.027(毫克/千克),钠580—620(毫克/千克)。

皮山山药性甘味平,入肺、脾、胃,有健胃脾、补肺、固肾、益精、延年益寿等的功能。

商品特征

皮山山药外观表皮浅黄、根毛稀短、条形圆直、长度一般80—120厘米,中段直径一般3.5—7厘米,质地硬实、肉质雪白色细腻,致密,具黏液,丝度长,口味面、甜、香、润。

历史民俗

20世纪70年初,皮山县就有关于河南籍老军垦人在皮山县试种河南铁棍山药的历史,但因漫长而落后的生产关系、不安定的社会环境、常驻人口结构的变化、制约着皮山县农业的进步,但一直有农民尤其是汉族农户种植山药,大都自产自销,种植面积大约50亩。

20世纪80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,皮山县山药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,达到150亩左右。

2013年来,皮山县开始实行推广山药浅土层定向滴灌的种植技术,让山药在模具里成长发育成熟,横向种植成长,外面粗大整齐,确保了山药的高标准、优质。

皮山山药的获奖荣誉

2013年9月十日,原中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“皮山山药”推行农商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。

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中国特产网 » 皮山山药